邢来顺教授应邀做客聊大讲坛
11 月29日晚,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邢来顺教授应邀做客聊大讲坛为9728太阳集团师生作了题为《欧洲国际格局变化与20世纪德国边地史研究的转向》的线上学术报告会,本次会议由李增洪院长主持,9728太阳集团部分师生听取了报告。 邢教授指出,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欧洲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边疆地方史研究开始成为德国学界关注的重点,且在取向上出现几度转变。他把这几次转变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讲述,第一个阶段的主题是:“学术守边:魏玛共和国时期的边疆地方史研究”。邢教授认为,这个阶段在“民族”的特殊视角下,边疆地方史研究的明显特点是确认并强化跨边境地方的德意志民族特性认同。魏玛共和国时期通过凸显地方的德意志特性来凝聚德意志人民族认同和捍卫领土斗争的学术利器。第二个阶段的主题是:“学术扩边:第三帝国时期的边疆地区史研究与德国对外扩张”。邢教授指出,纳粹上台后,德国史学界为希特勒的对外扩张提供学术支持,因此德国的边疆地方史研究转向“学术扩边”,为日后德国的重新扩张和征服预备托辞。第三个阶段的主题是:“文化溯边:欧洲一体化时代的德国边疆地方史研究”。邢教授强调,二战之后,德国由于全新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需要德国史学界从历史视角做出诠释,因此拥有共同的文化、社会和地理等空间要素地区成为关注对象。德国史学界在这一阶段更希望在摆脱民族国家疆界的束缚,在“地区史”和“空间史”范式下挖掘曾经的德意志地区的文明因子。最后邢教授总结,德国史学界在20世纪边疆地方史研究方面对国际时局的变化表现出极度的敏感和现实关切,虽数度转向,但基于德意志民族利益和政治需要的现实关切始终未变。 会议结尾,邢教授细致耐心地解答了师生的疑惑。通过本次讲座,9728太阳集团师生加深了对20世纪欧洲的国际格局变化以及德国边地史研究的理解,深刻认识到历史认识、思考和叙述的基础是客观史实,历史研究不仅要需要关照和回应现实社会,还会与研究者本人的社会地位、角色以及研究目的紧密相关。 专家简介: 邢来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专家,兼任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世界史学会会长等职。 (通讯员:张丽霞)

- 我校历史学科教师在第四届山东青年史学家论坛论文评选中荣获佳绩
- 9728太阳集团教师参加第五届山东青年史学家论坛
- 《环球时报》(英文版)专版报道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工作
- 梁甲瑞博士应邀参加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大洋洲研究学术研讨会
- “2025携手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对话会”在萨摩亚举办
-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在气候议题上携手合作
- 《中国日报》头版报道我校太平洋岛国研究服务外交大局
- 《太平洋岛国研究》编辑部参加第三届全国区域国别学刊物主编高层论坛暨第七届东盟发展会议
- 9728太阳集团教师受邀参加太平洋地区对华友好组织青年领袖研修班
- 9728太阳集团师生参加“创新民间外交:山东实践与全球视野”学术研讨会